你当前的位置 主页>理工学院>教学园地>
教学园地
Flash使用的一些习惯
页面更新时间:2015-05-14 08:42  编辑:陈逸娴

      

 Flash使用的一些习惯

每个人玩FLASH一段时间后,肯定都会形成自己的一套习惯。好的习惯可以尽可能避免低级失误和不必要的麻烦,从而加速Flash作品的制作,提高作品质量。在这里,我总结一下我在使用Flash时的一些习惯,希望对同学们的Flash学习有所帮助。

一、

1、元件命名习惯

· 库中元件的命名:采用中文命名,后边添加特定元件的后缀,比如我有一个“导航”的元件,按钮则命名为:“导航BTN”,影片剪辑则命名为:“导航MC”。声音和图片则直接使用“导航”命名。

· 命名的三步统一性:即元件在库中的名字,在场景中的实例名,以及所在层的名字尽量保持统一。比如一个元件在库中的名字为:“导航MC“,则它在场景中的实例名将为“daohang_mc”,它所在的层名将为“导航”。这样在元件非常多,代码编写量非常大的时候,可以有效的节省命名和查找时间,同时避免引用错误。

2、文件夹分类习惯

· 声音、图片各自放到独立的文件夹。

· MC则根据栏目进行分类到不同的文件夹。

· 一般不用图形元件。

二、时间轴

1、图层命名

· 图层的命名采用有意义的中文命名,例如,在画圆的图层,命名为圆,画方的图层则命名为方。

· 另外,注意层命名与元件命名的一致性。

2、层的管理习惯:

· 第一层为AS层,如果AS层超过三层,则建立专门的AS图层文件夹。多层AS层需要注意代码执行顺序。

· 第二层为标签层。

· 主场景其它图层按栏目进行文件夹分类,但一个MC内一般仅为一个栏目,不用分类。

· 相同性质而且相互影响不大的元件放一层,其它的独立分层,并按视觉效果进行上下分层。

· loading、过渡动画、功能页面分在不同的场景。

3、锁定和隐藏按钮

· 在哪个图层操作,就右键选择“锁定其他图层”

· 如果元件太多了,重复遮掩,那就要用到隐藏功能,把遮盖到正在操作的层的其他图层隐藏掉了。 

4、洋葱皮:

· 善用洋葱皮功能,在需要根据其他帧的对象来调整当前帧对象的时候,可以选择洋葱皮功能,显示多帧对象以帮助当前帧对象的定位和编辑。

面板:

1、属性面板:

· 属性面板和库面板一直显示,不要隐藏。

· 善用属性面板里的“位置和大小”栏,在调整图片位置和尺寸的时候,很多人一般都用变形工具.虽然用那个很方便,但是如果要求精确的话往往不能做到,这时候,就要用到属性面板中的“位置和大小”或者信息面板了,可以精准的设置对象的大小和位置。

2、对齐面板和变形面板:

· 在需要将对象对齐或变形时,采用变形工具或者选择工具并不能进行精准的设置,这时,可以采用对齐面板进行精确的对齐,采用变形面板进行精确的缩放或旋转。

四、舞台:

1、放大功能:

· 例如,当编辑的对象太小时,可以进行放大从而对对象进行微调。当对象位置相距太远无法显示所有对象时,可以进行缩小或者选择“显示全部”。

2、元件编辑:

· 制作动画时,要将需要的对象转换为元件再进行补间的创建。

· 动画效果较多或者重用性强时可使用影片剪辑元件,不要让舞台的时间轴一团糟。

· 当需要根据舞台上其他的元件的情况来编辑元件时,可以直接在舞台上双击进入元件编辑状态,这种编辑状态下可以查看到舞台上的其他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