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主页>学生工作部>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页面更新时间:2011-10-28 12:17  编辑:学生处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及时调节
 
在物质世界飞速发展的今天,当代大学生自杀、失踪、退学等现象屡见不鲜的时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来,大学生屡屡有令人震惊的新闻:先是广东药学院大四男生创业失败跳楼砸死大二女生;然后是在香港科大就读大三的内地学生尹日强玩起了失踪,躲在深圳网吧15天,让父母和学校非常担心,原因是因为在香港读书一直不适应,想逃避。接着新会女大学生李瑞甜也在返校途中神秘失踪,据称曾流露出不想读的念头。
据可靠数据:现代社会20%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是正常比例。
一项面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调查显示,20.3%的受访大学生有心理问题。“郁闷”、“变的态”成为学生们的口头禅。2004年测评数据表明,25%的广东大学生存在心理困惑或轻度心理障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到了让人担忧的境地。中山大学心理系教授高定国说,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其他人群来说,中国大学生自杀和心理问题比例是偏低的,只要控制在一定比例,是正常的。问题是怎样尽量降低这个比例,寻求社会更多的关注。他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整体的、社会的。首先,教育系统重视不够,片面注重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对高考状元过度宣扬,而高考仅仅是成才中间的一个环节而已。其次是家庭原因,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家庭不关注孩子的教育,把孩子完全交给学校,比如打工者子女出现的问题;另一种是过度保护,家庭什么都包揽,也容易让孩子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
华南理工大学心理咨询与教育中心的刘老师接待过很多来咨询的学生,他发现学生主要面临的是人生发展的困惑、对学习目标的迷茫和四年“混”过来的后悔与自责。他们有面对严峻就业形势的彷徨与焦虑,面对新的生活与学习方式的不适应与恐惧,面对昂贵学费和生活费的贫困生更有沉重的经济负担与心理负担。但与往年相比,这个比例并没有上升,保持在20%左右,还是在正常的范围内。华南理工大学心理咨询与教育中心的刘老师说:来咨询的同学每个工作日有4个左右,全年大约有八九百人。同学有什么心理问题和困惑会主动咨询,和前几年不一样,他们认为,心理咨询是现代人的生活,如果不咨询生活就不够现代。但有些人的观念仍然没有转变过来,对于整个有需求的人群来说,前者的数量还是不够的。
在国外,看心理医生是很平常的事,80%的美国人会不定期去看心理医生,定期接受心理咨询服务的比例也达到30%。刘老师说,实际上,在心理精神疾病比例中,严重的精神病患者只是极少数,学生的心理问题多为焦虑症、强迫症等轻度心理疾病,只在20%左右,严重的精神病患者、心理变的只占10%以下。
据专家分析,我国总体的心理咨询行业还有待完善,经过系统训练具备从业资格的专业人员数量不足。在港台地区,每1000人就配备有1名专职心理人员。但是,大学生的观念正逐步转变,更为开放,他们勇于敞开心扉进行心理咨询,这是一个可喜的开端。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亚健康、亚心理健康人群日益增多,但由于社会普遍存在对心理问题的偏见,惧怕承认自己存在心理疾病,因而对一般性治疗方法有抵触情绪,而音乐疗法的出现与发展恰恰弥补了国内心理治疗的缺憾。
20日上午,“东方天籁音乐心理减压与音乐疗法项目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举行。多位医学、心理学、音乐美学等相关专业的专家出席了会议,并从各自专业角度论证了音乐疗法的科学性、合理性,相对一般心理治疗的优势以及发展前景。
“音乐治疗这个学科应该说它是很利国利民的一个学科,它应用非常简便,老少皆宜,适应症很宽泛,从精神科一些病人的康复到神经科的治疗,以及各种心身疾病的辅助疗法和一些各种障碍儿童的治疗。”中国音乐治疗事业的奠基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副理事长张鸿懿教授在会上发言时说。
音乐治疗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它不像药物的治疗,它对被治疗者,既不会造成身体的污染,也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所以它应该说一个很好的学科,很有发展前景的学科。我们也希望这个学科能有更多的人应用,能够为更多的人造福。
张鸿懿教授表示,当今社会,从成人到孩子,从男性到女性,从高层到底层,都要面对来自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压力,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蔓延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完全没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只占9.5%。近年来,人们对心理问题的关注急速升温,但国人对接受心理治疗却始终持有抵触心理。而音乐治疗不同于一般心理治疗,它是集医学、心理学、音乐美学、物理学、特殊教育学为一体的跨学科新治疗技术,它不会让接受治疗的患者产生治疗时的心理负担和身体负担,让患者更容易接受。音乐治疗在国内的发展可以说将会很大程度缓解甚至解决越来越多国人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