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之职业理解篇
时间:2011-03-16 15:14
辅导员之职业理解篇
编者按:学生日常工作管理,如大学生贷款、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宿舍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学生党建等工作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都在攻略的范围之内,但是,在攻略之前,有一个值得提的内容,就是我们到底改如何理解"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含义,所以,本文《辅导员之职业理解篇》作为攻略的第一篇。
一、辅导员是个良心活
其实在我们辅导员的圈子中,不管何时、何地、何类学校,何种制度下,都不约而同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辅导员是一个良心活。用心做辅导员的,都是在一种人生道德良心的修行中。按照中国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哲学,一个人内圣才能外王,这是儒家说的。一个人先有高尚的道德良心,才能修真成仙,成就大道,这是道家说的。一个人清心寡欲、修德修行,之后会善有善报,这是佛学之说。不管哪一家说法,总教人向善,总教人尊重道德良心,而所谓的辅导员,正是这些修行者中最为虔诚的朝圣者。一个辅导员必须遵从道德的指引,尊重良心的选择,才可能做好辅导员。一个缺乏道德良心的人是根本做不来辅导员的。甚至从根本意义上来说,辅导员就是道德良心的本身!
话说到这个地步,人为地把辅导员特别高尚化了,可能要挨骂,甚至接受比较刻薄地讽刺。其实,这里面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辅导员的队伍中,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状况,有少数不合适的人做了不合适的事情,损害了辅导员的声誉。但是,客观地讲,少数人不能代替整体--这件事有一个合适的类比:在汶川地震发生时候,全中国都在万众一心救灾,凤凰卫视一个评论员有这样一番评论:这个时候的(中国)官员,无论是清官还是贪官,都是尽了职的--此话尤为深刻。辅导员所处的工作环境,就是这样一种环境,即使是"很差"的辅导员,他们都处于这种不得不"尽职"的环境中,都处于不得不做"良心活"的状态下。所以,即使有少数辅导员做了不合适的事,但整体上,辅导员都是在做良心活。对于那些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辅导员来说,良心活就是辅导员的本质工作--即使有些辅导员会被学生骂。我们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是用心在为学生做一些事情,可是学生不理解,甚至在背后骂,于是很难过。关于这个问题,我有必要插入几句话。其实说句实话,挨骂是正常的,不挨骂是不正常的。哪个国家的民众不骂政府,哪个单位的职工不骂领导,哪个公司的员工不骂老板,哪个地方的学生不骂老师?--而骂不一定代表讨厌,或者根本就是更深刻地爱护。辅导员作为一个什么事都要管的老师,那是更要挨骂的。引学生的一句话,总结得很独到:"辅导员的优点学生们通常看不到,但是辅导员若有一点缺点,会被学生放大若干倍,所以他们会挨骂。"从某种意义上讲,挨骂反而是一种敬业的表现。如果做辅导员能做到完全不挨骂--除了在媒体上大言炎炎的之外,恕我孤陋寡闻,到目前我还没有见过。做到被一部分学生骂,一部分受学生拥护,这样的辅导员倒是很多。做到被80%学生拥护的,这就是很了不起的辅导员了,可以算是人中之杰。关于辅导员的评价问题,我倒是愿意引用学生的另外一句话:"如果别人都说你不好,那一定是你有问题。如有人说你不好,但更有人说你好,这就很可能意味者你是个好辅导员。"这看似个题外话,但其实并不离题,因为,挨骂就是作为辅导员良心活中的一部分。当你做这样一个工作的时候,就要知道不可能让每个学生满意,就知道可能要挨骂。但是,不管学生怎么评价,你知道你做的是一个良心活,这就是辅导员。
为什么要先说辅导员是个良心活这一概念呢?虽然我们处于一种不得不讲良心工作的过程中,但有的时候,受到待遇、提升、社会认知度等各种原因的影响,我们也会被贪念动摇,我们也会怀疑自己辛辛苦苦为了什么--不为了什么,就因为辅导员是个良心活!我们去看一个生病的学生,我们去照顾家境贫寒的贫困学生,我们牺牲休息时间给学生准备材料,我们为了一个犯错误的学生奔波请求不要将其开除,我们为了保护学生而受到伤害,我们有时候不得不疲于周旋于用人单位的应酬中等等这一切,都源自于辅导员这个工作的第一特点:辅导员是个良心活!
二、面对诱惑
如何修行呢,首先是面对"诱惑"
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社会奖学金、医疗补助、生活补助、困难补助、捐款、报销等等,这些钱物的发放,都是要通过辅导员的。很多时候,上面缺乏监督,下面无人知晓,辅导员在中间其实是拥有足够的机会被诱惑一把的。在刚入职的辅导员来说,都能坚定地对于"伸手"说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着待遇不佳,总是加班,付出没有回报等等问题的时候,时间就成了一种催化剂,一个人总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受刺激,会不会有人守不住这道德底线?
答案是肯定的。辅导员队伍中,一直有这样的,或被人知晓,或者还在暗自沾沾自喜,暗度陈仓。这样的辅导员挨骂是肯定的了,你做了什么,真的以为没人知道么?当一个辅导员,还能把手给伸向这些钱款,未来当官肯定是赃官了,简直不用怀疑。
而最关键的,这还是法律问题呢,典型的贪污。法律是怎样我不想多费口舌。但这样的辅导员,是典型的缺乏道德良心的辅导员,即使他在辅导员这个位置上,他的结束就一定是注定了的,因为,他们违反了辅导员是个良心活的基本本质。
在辅导员的日常事务中,各种诱惑是很多的。重复一下前面的几句话,刚刚入职的辅导员是不会这么做的。但是,恐怕很多人经不起常年辅导员待遇差的事实--这是时间的威力啊,所以,这也印证了辅导员是个良心活的论断,正是因为要有道德良心,所以要抵住各种诱惑。
其实,如同政府治理腐败的方案一样,避免一些辅导员抵抗不住诱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制度和文化,而并不是简单的惩治。上面有合理的监督,有足够公开,透明的制度来约束,同时,学生们有足够的知情权,哪一项做好了,都能避免让一些自制力差的辅导员跌入深渊。不过,请注意,这是"别人给予"的避免受到诱惑的方法,而这种理想状态通常都不能实现。真正需要的,是自己的个人修行。
其实,怎样修行呢?无非就是克己复礼,用道德严格要求自己。其实,真正伸手拿不该拿东西的时候,心里是极其不安的,只不过会越来越麻木。我们作为一个平常人,如果想追求心灵上的安宁,平静,就自然要做符合自己价值观的是事情--这是从心理意义上来说。同时,做事情公正平和,会最终受到学生的认可的。这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动力,正如中国的官员都有清官情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清官之所以是清官,因为他们获得的是尊重,而非那些"身外之物"。
不过,我可以很肯定的说,绝大多数辅导员都是不会贪墨的,这是之前所说的原因,辅导员是一群被逼着不得不"良心"的群体。但不管怎样,面对诱惑,抵制诱惑,都是辅导员朝圣之路的第一项修炼。
三、慎独之道
其实,在上一部分,我们已经提到了对于辅导员理解的最后一个关键词:慎独。
"慎独"指的是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其实,慎独这个词将会伴随辅导员工作的各个方面。我们所说的辅导员是个良心活,辅导员需要学会面对诱惑,归根结底,都会统一到这个词上来:慎独。
慎独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概念,慎独这个词也不是为了装饰自己的奢侈之物。其实,慎独贯穿于一个辅导员生活的全部,只不过可能我们不自知罢了。我们有些时候会迷惑一些事情,正是因为我们都是小人物,而不是什么全知全能的圣人,所以我们才会被迷惑。而我们迷惑之后,通常做的选择,又是继续做我们该做之事,做正确的事。其实,不管怎样,这本身就是"慎独"。
我们需要慎独,我们需要严守自己的道德底线,除了以上的原因之外,更在于我们本来的身份,我们是辅导员,我们更是老师。作为一个师者,自己的言行修为等,直接影响我们所带的学生们。高校中,没有人比辅导员对与学生们的影响更大了,一个辅导员的是怎样的,通常他的学生也会怎样。关于这一点有一部热播电视剧叫《亮剑》,说的很好。我记得李云龙说过这样几句话。
"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的强大,就算对手(方)是天下第一的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事实证明,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部队,往往具有培养英雄的土壤。英雄或是优秀军人的出现,往往是由集体形式出现,而不是由个体形式出现。理由很简单,他们受到同样传统的影响。养成了同样的性格与气质。任何一支部队都有着它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传统与性格,是由这种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与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失,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灵魂永在。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的军魂。"
在李云龙的军队中,他就是这个军队组建时的军事首长,他的亮剑精神,就是军队的灵魂,凡是他带过的士兵,都敢于亮剑,每个兵都是一个李云龙。而我们辅导员,可以说,每个人都能有这样的作用。我们的思想是否深刻,决定着学生的思想是否深刻;我们的行为模式,影响学生的行事风格;我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也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作为学生潜移默化模仿的对象,作为一个学生的榜样,我们对于自己的要求,必须严格,就是"慎独"。
一个辅导员的性格、优缺点都是可以传给学生的。但是,这种传播的力量,远没有道德带给学生们的影响力大。因为,对于任何学生来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上的东西相对稳定,影响最大的是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一个天性悲观的辅导员,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反社会的心理。一个恪守道德的辅导员,则可能带出一批正人君子。关于这一点我想?嗦几句,现在社会上有一种二元分离,即我们一方面奋力地呼唤社会道德,另一方面在自己做事时候又遵守"潜规则",在破坏社会道德。这种二元分离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也会迷惑。从逻辑上讲,我们如果自己遵守道德,社会就会变好。如果逻辑是这样的,我们自己首先要说服自己,让自己遵守道德,即是慎独。在自己慎独的情况之下,我们可以很高兴地看到我们的学生也会学得尊规守纪,恪守道德。这也是除了自己修身之外,对于整个社会的贡献。我就亲见了我自己学生的事迹。学校新安排宿舍之后,8人间变为6人间,每个宿舍要出去两个人进入有不同专业的合宿舍。在大家都不愿意出去的情况下,我的学生干部们,就主动退让,成全了别的同学。而且这么做的不是一个干部,基本上全体干部都是这么做的,这成了一段佳话--虽然最后我没有允许他们这样做。我还有一个学习委员,如今大二了。在现在的一年级中流传这样一个传说,说大二某班有一个特别好的学习委员,每次到期末她就给班里补课,把老师用二十课时讲的东西用两个小时讲得特别透彻,她还把重点题给学生印出来,给差生补课等等,简直就是个传奇,说的就是我的这个学习委员。如果这些情况只是一两个,那可能是学生本身的偶然,但是,事实上,我现在的学习委员都在做这件事情,只是他们的能力有大小,有的被传说而已。我想,说一句很不谦虚的话,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和我这个辅导员"慎独"的风格是有关系的,即使他们自己都觉察不出来。
慎独既是个人修身的需要,更是作为一个榜样的需要。学着慎独,学会慎独,都是辅导员工作的本身,这也是一种人生的修行。
四:辅导员工作之根本
以上已经介绍了三个方面,但是,这三方面都是建立在这最后一方面基础之上的,即辅导员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
辅导员的全称是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如名所述,辅导员工作之根本在于思想政治工作,这是一切工作之根本。辅导员制度的建立也与历史、经济水平和政治现状都有直接的关系。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是有浓厚中国特色的产物,思想政治工作乃是辅导员制度建立之根本目的所在。
就我们日常工作看,我们虽然并不刻意强化一种政治氛围,但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是不会改变的。国家大事,党和政府的动向,政治理论的学习,虽然我们已经不会每天给学生们灌输这些内容,但是,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思想政治辅导员必须是一个讲政治的群体。尤其在一些大是大非上,思想政治辅导员必须站在党和国家的立场上,而不允许有所动摇。不但自己要站在正确的立场上,更是要带领学生站在正确的立场上,这是国家建立思想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原因,更是我们职业的根本要求。
很多辅导员在工作的时候并不能注意这一点,尤其是新人,在这个问题上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这是要不得的。其实,之所以很多新辅导员对这个问题不敏感是有原因的。作为80后的辅导员,很多人一直生活在一种安定的政治环境中,没有什么亲身经历过的政治事件。这虽然代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中国共产党执政信心的强大,不需要用政治运动来影响中国的发展,但是,这并非意味着青年人,尤其是身为党员的年轻人可以放松对于自己思想政治认识的提高。思想政治辅导员基本上要求都必须是中国共产党员,这也说明了辅导员的政治本质。理解了这一特点,我们就知道我们必须做好几件事。第一,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思想政治理论,促进自己对于思政工作的理解。第二,我们必须关注国家大事,时刻和党保持一致,在一些关键性事情上能分清大是大非,做出选择。第三,我们必须关注和把握学生的思想政治动态,并给予引导,保证学生认识的正确性。第四,在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基本工作之后,我们再去关注其他的事情,这是任何其他工作根本。
我们需要注意自己的政治学习,除了参加院校组织的政治学习以外,自己要多读报,多看有深度的新闻,多了解国家大事。同时,在任何政治学习的时候,都认真领悟每次政治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把握好政治学习的真谛。我们只有自己把自己全副武装,才能在关键时刻做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用自己的能力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职责。
思想政治工作是辅导员工作的根本,这一点永远不能丢。
洋洋洒洒数千言,其实道不尽辅导员工作之真谛。每一个辅导员,对于辅导员工作的理解都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都会在新的工作中获得新的感触。我们是一群"在路上"的人,在感受一种成长的过程,在感受辅导员职业带给我们的快乐。随着工作的开展,我们必然对于辅导员工作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在最后,祝天下所有辅导员快乐工作,认真工作,带出一批又一批国家的栋梁之才!
贾海利
2008-8-22 (责任编辑:朱捍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