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特点及教学对策
时间:2009-03-23 19:06
在正常教学的同时,为了达到教学的更好效果,我系于本月进行了"针对我院学生的特点如何开展教学"的专题研讨会,会上各个教师积极发言,各抒己见,会后经过整理,形成了经贸系的教学论文.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特点及教学对策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 牛汉钟 张钦宇 陈江生 郑新芒 张永亮 [摘要] 高职高专在校学生不同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学生。认真分析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学习特点是有效的进行针对性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潮汕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特点,深入分析了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并提出的相应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高职高专 学生心理特征、学习特点 教学对策 一、高职高专学生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生源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属于3B层次,我们对潮汕职业技术学院2007和2008级学生的入学成绩进行了统计汇总,结果发现高职高专生源的文化基础总体比较薄弱。同时具体的成绩差异性比较大。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100分左右。这无疑给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教学活动中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却“吃不了”。 (二)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 1.学习成绩的分析 我们统计了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结果显示:第一,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基础学科学生的及格率比较低,如:数学、英语等;第二,高年级的不及格率比较高,而且同一个专业或者是同一个班不及格率后一个学期高于前一个学期。 2.学习态度分析 期末考试不及格率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关。少数同学的成绩很低,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太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从日常的教学检查中我们发现,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教师目前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的情绪波动比较大,对未来缺乏自信心。 我们感到,当前高职高专的学风建设刻不容缓,由于他们在进校时的心态不佳,往往因为自己高考不理想而具有自卑心理。因此,端正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是高职高专学生学风建设的关键所在。 二、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及教学对策 (一).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特征 1、自卑心理比较强 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就读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与本科类院校无缘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无奈的选择,他们在同龄人中自感抬不起头来,具有较强的自卑心理,有一种“失落感”。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本着理解、友善、尊重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耐心引导他们,不可在言谈举止中显示出伤害他们自尊心的特征。要推行赏识教育。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教师要不失时机给予赏识,逐步打消学生的自卑感,鼓励他们学习。 2、矛盾心理比较强烈 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两面性,而且其各方面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往往易引起各种各样的冲突和矛盾。主要体现在: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情绪与理智之间的矛盾,自信与缺乏自信的矛盾。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学生的矛盾心理,耐心地帮助他们解决这种矛盾。明白付出与收获的关系。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摆脱心理阴影。 (二)、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特点 1、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情绪化较强,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较高。而对于内容枯燥的内容则学习效率较低。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结合社会实际,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高职高专教育,实践教学应该是其一大特色,学生对实践性环节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理论课程的学习,我们应该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导致人的特定行为的重要原因。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动机多种多样,而且也随着学生生活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的成长经历的不同而发展变化。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①自尊心、进取心和不甘落后。②为了自己今后能有一份好工作,多挣点钱以使自己和父母能生活得好一些。而学习困难的高职高专学生,他们往往存在更多的情意障碍,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认识、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特别关注学习动机不明的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起强烈的学习动机。 3、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方式 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具有较高层次的职业定向性。他们在进校之初,自己就已经基本明白将来的工作岗位(岗位群),并围绕一定的职业定向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与中学阶段的学习相比,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具有更多的自主权,学习途径具有多样性。高职高专学习具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学习内容有一定的可选择性,而且高职高专阶段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如案例分析、专业实训等),提供给学生更多可以发挥的余地。 4、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方法 高职高专阶段的学习不同于中学时期的学习,新生入学后,对高职高专的学习活动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如何使刚入学的学生尽快适应高职高专的学习生活,这不仅涉及到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也涉及到学生的学习方法问题。高职高专学生在学习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比较差,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听记课堂笔记的习惯。 5、树立起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 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应充分考虑到特定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不可盲目地照本宣科。教学内容的传授应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接受能力。超出学生接受能力的教学是没有意义的。会招致学生的反感。 以上我们只是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做了一些简单分析。并提出的一些针对性教学方法。显然,仅靠上述论述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其它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配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资料: 李华.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的探讨. www.govyi.com .2008(11) 吴晓琼. 浅谈高职课堂教学的创新. 《职业圈》. 2007年(24) (责任编辑:燕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