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请书-伍盛勇

时间:2013-03-14 15:10来源:教务处 作者:教科研规划 点击:
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申 请 书

 

 
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申 请 书
 
 
        项目名称:现代学徒制在高职建筑工程管理
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研究与实践
        申 请 人:        伍盛勇            
申请学校:潮汕职业技术学院     (盖章)
        联系电话: 15521930367             
            真: 0663-2290557            
        电子邮箱: 1152084550@qq.com       
       学校网址: http://www.cspi.edu.cn  
 
     
 
广 东 省 教 育 厅 制
二O一二年


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
本人自愿申报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认可所填写的《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下简称为《申请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申请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课题申请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广东省教育厅或其授权(委托)单位、以及本人所在单位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
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
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恪守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成果真实,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声誉和公信力,不以项目名义牟取不当利益。
3.遵守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有关管理规定以及广东省财务规章制度
4.凡因项目内容、成果或研究过程引起的法律、学术、产权或经费使用问题引起的纠纷,责任由相应的项目研究人员承担。
5.项目立项未获得资助项目或获得批准的资助经费低于申请的资助经费时,同意承担项目并按申报预期完成研究任务。
6.同意广东省教育厅或其授权(委托)单位有权基于公益需要公布、使用、宣传《项目申请·评审书》内容及相关成果。
 
 
项目主持人(签章):             
 
                  
 
 
 
 
一、简表
项目名称
现代学徒制在高职建筑工程管理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研究与实践
 
申报项目类别
A类项目□         B类项目□       C类项目
起止年月
2013年3月-2014年3月
姓名
伍盛勇
性别
出生年月
1989年03月
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
助教/教研室主任
最终学位/授予国家
学士/中国
所在
学校
学校
名称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
邮政编码
515343
电话
0663-2290198
通讯
地址
广东省普宁市大学路1号
主要教学工作简历
时间
课程名称
授课
对象
学时
所在单位
2011.09-2012.01
建筑施工技术
高职学生
72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
2011.09-2012.01
建筑CAD
高职学生
54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
2012.03-2012.07
工程项目管理
高职学生
72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
2012.03-2012.07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高职学生
54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
2012.03-2012.07
建筑设备
高职学生
54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
2012.09-2013.01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
高职学生
54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
2012.09-2013.01
建设工程监理
 高职学生
54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历
时间
项目名称
获奖情况
 
 
 
 
 
 
 
 
 
 
 
 
总人数
职称
学位
 
高级
中级
初级
博士后
博士
硕士
参加单位数
5
 
1
2
 
 
2
1
主要成员
(不含申请者,除委托项目外,不能超过6人)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工作单位
分工
签名
王伟填
1978.9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体系研究
 
傅振华
1987.10
助理工程师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
实践教学研究
 
曹凯
1988.07
助理工程师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
工学衔接研究
 
程晓林
1988.05
助理工程师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教育研究
 
苏晓菡
1985.04
讲师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
资料收集分析
 
 
 
 
 
 
 
 
 


二、立项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1]
(一)现状分析
近几年,随着房地产热,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报读人数也不断创出新高。但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上却存在默会知识难以习得、学生顶岗实践能力缺乏、企业资源利用不足等困境,而构建以课程和师徒实训项目为纽带的现代学徒制则可以有效应对上述困境。
所谓“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重心,辅之以课程讲授,以学校和企业的协同参与为载体、以教师和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在欧美国家职业教育上有较悠久的发展历史,是这些国家解决本国大规模青年就业问题的一种主要模式。我国的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相较之欧美国家学徒制缺少很大的灵活性。而学分制在企业实习中却长期缺位,致使政府部门在高职教育中独撑大局,“校企结合”名不副实。学历证书层次单一,难于填补人才市场某一稀缺工种而形成的学历资格缺口,而且学生在职业教育期间所获得的政府提供的优惠待遇微乎其微,当前的教育模式亟需改革。
(二)项目意义
建立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具备这几方面的意义:
1.是培养高技能人才最有效的途径。实行“现代学徒制”、校企“双向介入”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可以把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最大限度地付诸于培养方案和教学实施当中,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企业也可以通过参加教学活动,把用人的意图在培养过程中全面实现;学生则在企业师傅带领下,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触实际,接触未来岗位,接触企业文化。这种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学生可以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更加自觉主动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学生在企业岗位实习中,有更多的机会得到那些具有丰富经验、技能精湛的企业人员的指导,这样,更有利于学生
职业技能的掌握、职业素质的培养。
2.培有利于学校学生就业与企业用人的有机结合。通过“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职业院校具备了基本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在企业师傅带领下,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熟悉企业的生产环节,接受企业的文化价值,完成了这些教育与培训,就可以直接上岗工作。因此,许多接收学生学徒培训的企业均愿意用自己企业实习的学生,学生也愿意留在实习企业工作。这样企业可以节约招聘新员工所需要的上岗培训费用、试用期费用或者因不合格而支付的解聘费用等。
可见,“现代学徒制”把职业院校教育与企业的用人有效地结合起来,降低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和培训风险,因而成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有效形式。
3.有利于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特征。“双师型”教师应具有两种素质:教师的教育素质和专业实践技能、专业理论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速度的加快,职业院校专业更新速度也要进一步加快,而目前职业院校的教师与实践接触机会相对较少,对最新技术的掌握相对滞后,这时,学校可以加大“工学结合”的力度,聘用大量的企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一方面缓解或避免专业教师结构性矛盾的出现;另一方面,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实训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有利于“双师型”素质的形成,校本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长期合作,彼此之间可以产生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校本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企业的创新。
总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相分离的局面,是传统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重大革新。
 
 
 
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1.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改革目标
本项目的目标在于通过对现代学徒制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分析和研究,试图探索出适用于我国教育环境和背景的、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为注重技术能力的培养,形成高职教学模式的特色、先进性和可持续性。
 (2)具体改革内容
本项目的主体由五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模块构成,分别是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管理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实践教学改革。
具体项目设置如下:
 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主旨是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教学、辅助教学三种主要的教学途径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实现能力培养目标,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课程教学是指在校课堂理论教学。课程教学应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个知识单元,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设计、组织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是在企业师傅的带领下,在合作企业相关岗位开展操作实践。辅助教学包括知识交流活动、各类技能竞赛、校企交流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l            案例教学法
教师先系统精讲基础知识——展示案例——教师启发式演示对案例的分析步骤——学生讨论、总结。使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模拟案例的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有利提高知识的记忆与巩固。
l            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五段式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传统课堂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性不强,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先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反馈、认定。此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性,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全面掌握知识的同时加强了学生的素质、能力的培养。
l            情景模拟实践法
情景模拟实践教学主要利用学院现有的专业实验实践中心设备基础,教师依托设备完善的模拟空间、高度仿真的实验环境及标准化模拟大量教学用具,模拟教学、学生强化操练。
   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容是分为以下三个子项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开发,实践操作技能课程评价建设,证书认定的多重选择性。
l        课程体系开发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编排方面应该做到灵活、多样和时效。应该及时收集劳动市场佣工资讯,随时调整课时和课程比例,补充“时鲜”理论学习内容,使高职在校课程能“应市场之需而相机而动”。
l            实践操作技能课程评价建设
课程体系改革要做到理论学习和企业实习培训能够紧密联系,通过学分转换制,保障理论和实践联系的“途径畅通”,加大企业实习监督评定,让学生能够获得企业培训时“师徒授受”的隐性知识滋养。此外,无论是培训时间安排上还是培训场地上要力求不拘常规。
l       证书认定的多重选择性
学徒生根据就业岗位的需求,选择相应的学制,从而在最经济的时间内获得证书资格认定,完成学习向就业的“资格晋级”过渡。这种证书就有多个级别的多重选择性,这样可以为高职生提供更多的择业机会,不仅满足用人部门所定制的人员学历和专业要求,也有效解决了应聘者一时资格不达标的尴尬和窘迫,也就是让不同的学生能选择各种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培训方式、不同的上岗资格,有不同的就业出路。
   教学管理体系改革
完善系、教研室两级教学管理、服务体制。系全面负责、统筹本单位的教学工作,协调院际合作教学的课程项目。加强专业教研室组织与协调教学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加强教学任务、教学资源、教学建设的统筹管理。对于多人合作教学的课程,建立课程组负责人制度,强化统一教材、统一教案、协调流程的合作计的需教学模式。建立定期评估和调研机制,及时掌握课程教学的效果、课程设求和对教学方式方法的反馈意见。
    师资队伍建设
温家宝总理曾经一针见血、十分形象地指出我们教育当中的一个突出的弱点或缺点,就是动脑的不会动手,动手的不会动脑;教动脑的不会教动手,教动手的不会教动脑。所以,要真正创设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建立起完整的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制度,必须下苦功夫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无论是专业的调整、课程体系的重构还是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方面,“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实施方面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学生的师傅,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此外,实施系统性的教师培训计划。定期选派教师外出到合作企业接受锻炼,或者邀请专家学者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来我院给予培训指导。
    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教学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项目将综合从学生合作培养企业、学生技能竞赛两个环节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实践基地的建设应本着“注重质量、结合就业”的原则。重点是在继续巩固已有实习基地和合作办学企业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新实习基地和合作企业;主要考虑本地优秀企事业单位,数量上要满足学生开展学徒活动和就业的需要。努力争取与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实践预就业”目标。
 学生技能竞赛是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形式。为强化建筑工程管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其能力和知识水平,定期选派并资助学生参加高水平的国家级或省级技能竞赛、模拟软件操作竞赛和其他综合素质竞赛。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以就业为导向,探索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建设
高职教育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首要是专业设置要紧贴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紧贴特定行业的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就业导向的专业建设,就是要把服务就业、促进就业的理念贯穿至3年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毕业生就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使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不仅成为专业建设的结果,而且当作推进专业改革的重要依据之一。专业改革与建设要把主要力量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因此,我们在抓好基础课程体系的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实践教学是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系统设计符合本专业需求的实习实训,不是为了突出工学结合而片面加强实习实训,而是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实践教学手段、方法、安全和管理等做好综合安排,保证教学功能的最大化。
   推进相互融通的“双证书”制度,重构课程体系
所谓“双证书”制度就是使学生毕业时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也获得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它是高职教育满足企业用人要求的制度性保障,将有效提高专业建设质量。统筹兼顾学历和职业要求,专业核心课程和教学内容应覆盖相应职业资格要求,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把相关专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一个条件,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实习实训基地、校内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考务管理等基础条件,在颁发专业学历证书前,使符合条件的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建立“双证书”制度,学生毕业前,在拿到毕业证书的同时,一般都拥有施工员、预算员、中级测量工等职业资格证书。
   注重对“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培养
要真正创设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建立起完整的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制度,必须下苦功夫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无论是专业的调整、课程体系的重构还是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方面,“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在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实施方面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学校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学生师傅,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企业师傅讲授的机制。
   完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长效机制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要按照市场化、开放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思路,采取“教学合作、企业参与、就业定单”的合作办学模式。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要求,与企业合作办学,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核心课程,编写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每年根据企业需求,校企双方每年在新生入学时,经过双向选择组建冠名教学班,实行订单培养。企业根据毕业生的综合表现及能力,安排就业岗位。
 
2.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
 本教改项目围绕教学方式方法、课程体系改革、教学管理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子项目实施,主要的工作思路是在目前已有的工作基础上,结合多方面的经验和反馈,整合内外部有效资源,系统性、有条理地推进项目。
 (1)建立项目管理的相关制度,为项目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通过建立项目负责人制度保障项目实施的计划性、效果可见性和可持续性。由本项目组成员构成的项目指导小组负责各子项目之间的承接、协调、资源配置以及进度监督。
(2)整合内外部资源,提供资源保障
通过实施企业导师项目和专职老师挂职锻炼、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学师资以及相关工作人员。
 支持相应的教学改革和研究,并在条件成熟时成立专门的现代学徒制教学研究机构。
 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与知名企业的交流和联系,邀请对方人员到我校访问、讲学,同时有计划、分阶段地选派我校相关教学人员赴企业挂职锻炼。
(3)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系层面、教研室层面负责对所有建筑工程类课程进行多元教学方法的适用性评估和需求评估,从学生、教师、用人单位等方面了解相关信息,提供指导意见。课程的主讲教师或教师团队根据指导意见,修订课程教学大纲,确定教学方法列表和培养能力目标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和课程结束后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根据反馈意见持续性调整教学模式和方法。
(4)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容是分为以下三个子项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开发,实践操作技能课程评价建设,证书认定的多重选择性。工作实施遵循有计划、有步骤、可衡量效益的原则。
(5)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教学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项目将综合从学生合作培养企业、学生技能竞赛两个环节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在现有实习基地和合作企业的基础上,扩充实习基地和合作企业的数量,并提高质量。
具体实施计划如下:
 (1)20133月—2011年5月,在对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对工程管理类人才需求情况进行客观、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建筑工程管理类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实践教学,以及师资的培养、配置,教学及实验室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讨论,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项目总体方案的规划、设计与论证。根据总体方案,提出详细、具体、合理的解决和实施方案,进行项目组织,分配人员的项目任务,建立管理制度和后勤准备,召开项目管理制度确认会。
 (2) 20136月—2013年8月,企业导师和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合作办学企业的确定,现代学徒制课程基本素质课程开发设计,课程计划评估机制构建,教学设施建设。
    (3)20139月—2013年12月,现代学徒制技能课程开发设计和完善,学生到企业开展培训,探讨专业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培训的紧密结合。
    (4)20141月—2013年3月,对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测评等,对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情况提交评价报告等。对项目总体进行总结,提交最终成果。
 
3.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预期推广、应用范围、受益面等)
 本项目预期的主要成果如下:
(1)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特色明显,成为潮汕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育”的试点单位,发挥示范效应,逐步向全校范围内推广现代学徒制教育理念;
(2)         进一步完善潮汕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3)         初步建立良好的建筑工程课程计划评估机制;
(4)         使本系建筑专业课程计划体系很好地体现社会和学生发展需要,具有较强适应性;
(5)         使经济管理系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取得显著成果;
(6)         出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术论文4篇、校企合作教材一本;
 预期应用范围: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报告适用于全国高职建筑工程类人才培养。
受益面包括潮汕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类所有教师和学生,并惠及潮汕职业技术学院其他系、部。
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本课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突破性。本课题的拟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从教育学和社会学角度对高职院校教育中“现代学徒制”的内涵进行较全面的界定;(2)提出学习、培训紧密相衔接和证书认定的多重选择性的培养方式与途径;(3)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4)提出相应评估指标体系,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进行应用效果评价。
四、教学改革基础
1.与本项目有关的教学改革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教学改革工作成绩
(1)本项目组成员都是从事建筑工程类课程教学和专业建设多年的“双师型”青年教师,大部分教师都具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
(2)本项目组成员发表工程管理类论文多篇;
(3)本项目组成员中的教师均获得过校级教学优秀奖;
 
2.学校已具备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学校对申请项目的支持情况(含有关政策、经费支持及其使用管理机制、保障条件等,可附有关文件),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已具备的教改基础和支持情况:
(1)已有一项省级和一项校级关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立项教改项目;
(2)学校现有建筑工程实训室一间,配备有工程测量、制图等器材一批;
(3)安装有广联达工程造价软件和CAD制图软件计算机机房两间;
(4)有校企合作企业三家;
(5)学校制定有关于教研教改项目管理办法和经费支出措施等制度
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1)合作企业数量不够,规模不大,应大力开拓校企合作办学力度;
(2)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工作强度大,应加大教师引进速度;
(3)校内实训建设应补充更新有关设备。
3.申请者和项目组成员所承担的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情况
 


五、经费预算
支出科目(含配套经费)
金额(元)
计算根据及理由
合计
10000.00
 
1.企业调研费用
2000.00
 
2.教材出版、论文发表费用
3000.00
 
3.办公设备费用
2000.00
 
4.研讨会费用
1000.00
 
5.其他不可预见费用
2000.00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690)
99.7%
踩一下
(2)
0.3%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