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管理专业自查报告
一、人才需求情况 目前,我国共有7家国有控股银行,110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00多家证券公司,30多家保险公司,50多家信托公司,70家财务公司和4万多家城乡信用社。大部分商业银行在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和粤东地区都设有分支机构。 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小微企业1169.87万户,占企业总数的76.57%。若将4436.29万户个体工商户视作微型企业纳入统计,则小微企业在工商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中所占比重达到94.15%。而规模以下的小企业90%未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小微企业95%没有和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 由上可知,银行类金融机构在国内市场还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相应的其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胜出,对于金融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也会不断增加。 据前程无忧(www.51job.com)的无忧指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金融业(包括证券、保险、银行、会计四大行业)的发布职位数逐月稳步增长,9月份的发布职位数已经突破了金融危机前的最高点,而随后的10月、11月发布职位数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见图-1)。这表明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全国金融业的人才需求已基本从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中摆脱出来。据近日由万宝盛华发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雇佣前景调查显示,金融、保险行业的净雇佣前景指数为44%,与2014年同期相比,该指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净雇佣前景指数”是指所有接受调查的企业中,期望增加招聘人数的雇主比例减去期望减少招聘人数的雇主比例之差。) 图-1:2012—2014年金融业网上发布职位数走势图 (注:2014年12月的金融业数据未统计) 图-1 据网络统计数据显示,与2013年相比,金融行业的人才需求数有明显上涨。其中会计/审计业的月均人才需求涨幅最大,达到85%;其次是金融/投资/证券业,比例为50%;再者是银行业的涨幅,为23%;保险业的月均人才需求涨幅最低,为10%(见图-2)。 图-2:2013—2014年四大金融行业月均发布职位数对比图 图-2 2013年,全省金融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再度提高。数据显示,2014年全省金融产业增加值完成854.21亿元,同比增长17%,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8%,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2%,与2012年底相比,分别提高了0.9和0.4个百分点。目前,金融产业已发展成为广东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金融产业是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而作为广东的省会,珠三角金融业不只是广东经济的支柱,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在未来,珠三角金融行业将需要大量具有实操性强的金融专业知识人才,四大金融行业也将提供大量的职位。由此可见,未来广东金融专业教育市场的需求将会非常大。 二、专业建设规划概述 (一)专业建设总体目标 解放思想,积极探索,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入手,积极稳妥推进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面向市场、面向行业、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质量求生存,强化实践教学,以产学研为途径;通过3-5年的努力,使本专业在校学生达到200-300人,专业教师达到15人,校内实训设施总值达200万元,校外实训基地达到8个以上,力争在“十三五”末期将本专业建设成为院级特色专业。 (二)专业发展规模 在未来五年,潮汕职业技术学院《金融管理》专业计划到2020年时,达到在校生规模300人。其中2016年预计招收50名,2017年预计招收60~70名,2018~2020年每年预计招收100名。 (三)师资队伍和图书资料建设建设 本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0名,其中专任教师7名,副教授2名,双师型教师4人,行业兼职教师2名,能保证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教学的需要。 计划在3-5年内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在省内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到2019年专任教师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比例达到40%以上,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50%以上。到2019年,本专业的教师达到15人,双师型教师达到80%。 为达到这一目标,学院将坚持“稳定巩固、培养提高、引进充实、合理流动”的方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证师资队伍的建设。 学院图书馆与《金融管理》教学相关的图书资料达到一万多册,另有专业期刊20多种。 (四)实训条件建设 根据本专业发展、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等综合系统考虑来设计校内实训基地、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立完善的管理和运行机制。通过建立校内模拟银行、购买银行业务实训软件使校内实训基地总值逐步达到200万元,校外顶岗实习基地达到6个以上,确保本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达半年以上。 三、人才培养方案概述 本专业以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才规划纲要》、《高职各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以及我院关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资料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服务于广东省现代金融业发展为宗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主动适应珠三角、潮汕地区一带商业银行等金融行业发展需要,培养“潮汕地区”商业银行等金融行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坚持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以学生为中心,以实操能力培养为主线,优化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校企合作,建设“双师”素质、“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重构基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完善公司化实践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共同培养满足商业银行等金融行业需求的、具备较强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力争做到三个“零距离”(专业开设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零距离”,课程设置与岗位群需求“零距离”,毕业生素质与岗位要求“零距离”) 在专业建设模式上,按照工学结合要求,探索“四融四定”专业建设模式。“四融四定”的专业建设模式,即“融专业于产业,锁定培养目标;融岗位于专业,锁定教学内容;融设计于教学,锁定培养模式;融认证于考核,锁定教学评价”。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我院金融类相关专业自开办以来,努力尝试与探索,寻找出适应社会发展对金融人才要求的培养模式,成功构建了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岗、课、证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新增的金融管理专业拟套用该成功培养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再不断进行创新完善。该模式的形成过程和框架如下图所示: 在修业年限及毕业应修学分方面;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三年,最长五年,毕业标准: ①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32学分,其中必修课129学分,专业选修课2学分,基本素质(公共)任选课1学分。(含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②取得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职业资格(岗位技能)证书。 ③参加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并取得合格成绩。④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并取得合格成。 主要课程及教学进程表详见附件3. 四、2016年招生计划 根据我校教学条件及准备情况我们计划金融管理专业2016年计划招生50人,开设1个班。 五、师资队伍筹备情况 在师资方面,我们准备了专、兼职教师10名,其中专任教师7名,副教授2名,双师型教师4人,行业兼职教师2名。 六、教学条件准备情况 在教学设备及校内实训方面,我校现有金融综合实训室1个、会计电算化实训室1个、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室1个。这些实训室完全能够满足本专业基础课和职业核心课的实训教学要求。 校外实训方面,我们与中国建设银行揭阳市分行、普宁市农村商业银行、广发证券普宁营业部、招商证券深圳福田车公庙营业部签订了校企合作的实习实训协议,为今后学生在校外实训提供比较好的实训场所。 七、素质培养和就业前景分析 随着我校近几年学生的考分逐渐升高,进来的学生的基本素质也不断提高。我们也加强培养学生的素质,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形式主要有:金融模拟竞赛和创业竞赛、校内外各专业的技能竞赛、假期专业实践、学生创业活动、专业讲座、专业学习型学生社团活动、企业参观、职业教育活动等。另外,财会金融系每年都组织学生到银行和证券公司开展见习活动,以此增加学生见识,提高个人修养,通过让学生增强艺术修养来进行素质方面的培养。 据广东省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广东第三产业增长9.7%,远高于一产(3.4%)和二产(6.8%)的增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1%,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三个动力:一是金融,二是房地产,三是新经济。从金融领域看,全年证券市场虽然波动较大,但证券交易额同比增长137.1%,证券交易所带来的营业收入、税收均有较高的增速,资本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2014年。2015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5.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3%,拉动GDP增长一个百分点。金融业方面的迅速庞大,也使得金融方面人才需求巨大,金融专业学生就业前景极其广阔。 八、相关专业建设情况 我校相关专业为:金融与证券(现更名为:证券与期货)专业 (一)、我院金融与证券专业的历史 金融与证券专业是我校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于2001年开始创办,至今已有15个春秋了。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各方面资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方面;我们有专、兼职教师8名,其中专任教师6名,副教授1名,双师型教师4人,行业兼职教师2名.我们的许多教师都是双师型的教师,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有着企业工作多年的经历,我们的兼职教师都是从金融企业请来的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行长、总经理等。 2、教学设备方面;我校现有金融综合实训室1个、会计电算化实训室1个、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室1个。 3、教学与就业方面;由于我们有优秀的一批爱岗敬业的老师,我们金融专业的教学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如13级的陈文炯同学在2015年5月参加有团中央和全国学联主办的第二届“大智慧杯”全国高校大学生金融模拟精英挑战赛上获得全国“金融操盘手”一等奖,另有30多同学获得三等奖。在参加瑞达期货大赛和国泰安大学生金融模拟比赛等赛事上,我院金融专业学生也屡获佳绩。而长期以来,我校金融与证券专业毕业生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认可,这一切来自于我校长期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根据最新统计,我校金融类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分别进入到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广发行信用卡中心、招商证券等金融企业工作。 4、在实习与实训方面;我们与中国建设银行揭阳市分行、普宁市农村商业银行、广发证券普宁营业部、招商证券深圳福田车公庙营业部签订了校企合作的实习实训协议,目前我们也正在联系更多的实习单位,为我们的同学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基地服务。 (二)金融与证券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 1、基本素质课:军事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基础、高职英语、经济数学、互联网+与创新创业基础、应用文写作、社交礼仪。 2、专业基础课:金融学基础、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基础、统计学、金融法规、保险学。 3、专业技能课: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商业银行综合柜员业务、证券投资分析、金融产品营销、互联网金融、商务谈判。 4.专业考证课:银行从业资格公共基础知识、个人理财、公司信贷、风险管理、个人贷款。 (三)金融与证券专业学生就业情况 我们的学生通过三年的刻苦学习,毕业后主要面向金融行业内企业,如银行、投资担保公司及其他金融中介机构,从事金融产品营销、金融机构基层职务等相关工作。长期以来,我校金融与证券专业毕业生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认可,这一切来自于我校长期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根据最新统计,我校金融类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金融与证券专业就业范围广泛,就业率、就业质量高。 九、自评得分和自查结论 对照“广东省2016年高职院校新增专业检查指标”,我们对金融管理专业进行了自评计分,各分项自评得分如下表: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金融管理》新增专业自评得分表
专业自评得分为84分。因此,潮汕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新增《金融管理》专业自查结论为“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