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创新、实践、质量工程实施方案

时间:2013-03-19 08:00来源:教务处 作者:操龙刚 点击: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改革、创新、实践、质量工程实施方案 ( 2011-2013 )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2006]16 号)、广东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实施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粤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改革、创新、实践、质量工程实施方案2011-2013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广东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实施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粤教高[2009]76号)文件精神,学院决定在“十二五”期间,集中精力抓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使我院的教学工作在规范办学、稳步建设、全面提高的道路上健康持续发展。
“十二五”期间,学院将以项目体系建设为载体,从学校整体教学建设层面、各教学单位专业建设层面、各教研室课程建设层面,推进和深化学院教学改革工作,全面实施《潮汕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创新、实践、质量工程实施方案(2011-2013)》(以下简称质量工程)。为规范和落实此项工作,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结合我院目前实际情况,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以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全面推进学院内涵建设。
二、建设目标
2011年起,经过3年的改革、建设、创新、提升,初步建立学院可持续发展机制,使我院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学管理更加规范科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断完善;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业素质显著增强;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在产学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精品课程、教学研究、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办学特色更加鲜明,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院办学在规模与质量、稳定与发展、规范与创新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具体目标如下:
 


质量工程建设项目
2011
2012
2012
2013
2013
小计    
专业建设工程
(含理念、模式、特色)
院级重点专业
对原有点重点专业进行重新验收
争取每年培育、验收一个重点专业,3年内达到8个左右
7~8
院级特色专业
3年内争取培育、验收1~2个特色专业
1~2
省级示范性专业
在院级重点专业的基础上培育1省级示范性专业
1
省级特色专业
在院级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培育1省级特色专业
1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每年3月对各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对新生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编制(市场调查后)
 
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含中高职衔接)
完成专业标准的论证工作
完成专业标准的制订、优化
19
专业教学资源库
完成环境建设与资源标准建设
完成招生专业资源库建设并不断丰富
19
“三说工程”
“说专业”、 “说课程”、“说成果”(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素质教育成果)
 
“双证工程”
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80%,双证书获取率达90%
 
企业讲堂
 
 
其他(学校自设项目)
根据需要建设
 
课程建设工程(含理念、模式、特色)
校级合格课程
3年内所有的课程100%必须为合格课程,新开课程2年内达到合格标准
 
校级精品课程
3年内争取培育30
30
省级精品课程
3年内争取培育2
2
国家级精品课程
3年内争取培育1
1
工学结合教材建设
3年内出版教材20本,特色校本教材30本(含实训教材)
20
精品视频公开课程
制订精品视频标准及公开课规范
每个专业必须有1~2门,重点是专业课
19~38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网络课程,制订上网课程标准与规范,为校级、校级以上精品课程
30以上
其他(学校自设项目)
根据需要建设
 
师资队伍
建设工程(含理念、模式、特色)
师德标兵
培养1~2
1~2
育人楷模
每年评选1~2
1~2
专业带头人(负责人)
引进、培养15
15
双师型骨干教师
引进、培养30
30
校级教学名师
引进、培养3~4
3~4
省级教学名师
引进、培养1
1
校级教坛新秀
每年评选1~3
1~3
校级优秀教师
每年评选6~8
6~8
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3年内培育2~3
2~3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3年内培育1
1
客座教授、兼职教师
3年内聘请30
30
 
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为本科院校建设内容
 
高职院校师资培训基地
为本科院校建设内容
 
高职院校领导能力提升工程
校级领导校外培养、培训,中层领导校外与校内相结合培养、培训
 
高职名师(名专家)工作站
1
1
其他(学校自设项目)
根据需要建设
 
教学改革、创新(协同)工程
教学改革项目
5
10
10
10
10
45
教学创新(协同)项目
5
8
5
5
5
28
杰出技能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学院制订
 
 
 
 
高职院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教师)
学院制订
 
 
 
 
教学改革创新试验区
敢于否定,大胆先行先试,教育教学全流程改革、创新
 
其他(学校自设项目)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基于云计算环境下空间教学云平台建设工程
 
教学研究、技术服务工程
校级教学研究项目数
5
5
5
5
5
25
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数
2
3
3
3
3
14
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数
2
2
2
2
2
8
学术论文数
5
6
6
6
10
33
对外技术服务项目数
2
3
3
3
3
13
对外技术合作项目数
2
3
3
3
4
14
学生创新、创业、创意(三创)能力培养工程
1、制度、场地、管理等基础建设。2、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体系建设。3、建立三创工作室和展室,校企耦合建立大学生创业校内基础实践基地和校外创业实践基地。4建立三创导师队伍。引进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培训机构、兄弟高校的专家学者、自主创业成功人士作为三创导师。
产学合作工程
学院战略发展工程
在学院战略发展层面,学院领导3年内寻找2~3家对学院的战略发展、品牌提升、合作创新、特色凝练有较大提振作用的成功企业、院校,进行战略发展创新。
校企合作工程
3年内,学院重点专业每个专业寻找1—2个全专业流程合作的地方成功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并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就业一体化基地。一般性合作企业3家;学院一般专业,由系部牵头,3年内每个专业建立2—3家企业合作关系。签定校企合作协议。并寻找进一步合作的空间。
 
 
基地建设工程
校级实训基地(中心)
 
 
 
 
1
1
省级实训基地
 
 
 
 
1
1
生产性实训基地(含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1
1
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1
1
校企合作示范基地
 
 
 
 
1
1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10
15
25
继续教育示范基地
 
 
 
 
1
1
其他(学校自设项目)
根据需要建设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程
由教务处牵头设计教学决策系统、教学组织管理系统、教学运行系统、教学监督与反馈系统,教学评价系统、构建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工程
由学生处、团委、院办、党委联合启动潮汕职业技术学院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创设活动体系,凝练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特色,构建和谐、平安校园。注重与潮汕文化、时代精神融合形成特色。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质量工程年度自评估(含自评报告      注意:上级如果有新的建设要求,学院在论证以后,将及时启动项目建设


三、建设内容
1.实施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优化工程
根据广东省特别是潮汕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结合我院自身特点和优势,对我院专业结构进行全面整合、优化,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加强学院优势专业建设,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争取行业企业及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择优共同建设一批人才培养质量高、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综合优势突出、专业特色鲜明,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发展需要的专业,形成更具合理的专业群,提高学校的专业生均数,增加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凝练我院专业建设模式、建设理念、建设方针,进一步建设成为省级高职教育特色专业、省级高职教育示范专业。同时,原则上每年3月都必须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系统、全面优化。努力制订好专业标准和教学资源库。
2.实施优质课程建设工程
加强课程建设,按照全面建设、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保证质量的建设原则,在保证全部开设课程达标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课程内涵建设,力争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教学团队、教学效果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在此基础上凝练我院课程建设模式、建设理念、建设方针。立项建设精品课程,充分发挥这些优质课程在学校课程建设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我校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未来三年内力争所有精品课程都建有相应的课程网站,实现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试卷、实验、参考资料、教学录像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的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学生自主学习资源平台,搭建教师教学信息资源平台,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学习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经学院研究决定,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施《潮汕学院课程建设1321工程》,通过课程建设带动我院课程改革与建设,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形成院级合格课程、院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课程层次体系。3年内100%课程必须达到合格课程标准,3年内建设30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立争取1门国家精品课程(1321工程)。
加强教材选用工作中的调研工作,充分征求教师意见,进一步筛选出真正符合高职高专教学需要的教材,保证优质教材进课堂。在做好高质量教材推广和新教材选用工作的基础上,加强新教材和立体化教材建设,积极培育课程团队有计划有组织地编写真正适用社会需求和学生学习情况并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工学结合教材或实训讲义。
3.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与教学团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加强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建设,优化教师结构,建立和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培养、评选、表彰与奖励院级专业带头人,院级教学名师;争取培养成为省级、国家级教学名师。建设和培养具有优秀团队带头人、结构合理、团结协作、教学质量高、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实践、效果突出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努力建设成为省级教学团队。在此基础上凝练我院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建设理念、建设方针3年内力争引进、培养15名专业带头人,培养34名院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23个院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教学团队。每年评选1~3名教坛新秀,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健康成长,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的积极作用,启动以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徒结对,共同提高青蓝工程
4.教学改革、创新(协同)工程
学院大力支持教师教学改革与创新,经学院研究决定,学院设立潮汕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与创新试验区,全体老师可以全方位、全范围、全流程地进行改革与创新,敢于否定,大胆先行先试。只要改革方向正确,学生欢迎、同行、专家认可就可以大胆进行(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等)。
5.教学研究、技术服务工程
学院大力支持教师开展教育研究与对外技术服务和技术合作,事实证明,教学研究、对外技术服务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专业建设能力。大幅度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专业内涵。
6.学生创新、创业、创意(三创)能力培养工程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以各级各类大学生竞赛活动为契机,重点资助在全国、全省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大力支持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学术思想、立论依据较充分、研究内容和目标明确、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可行、自主选题设计的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的大学生自主创新实验项目,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积极推进高职学生基本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不断提供满足活动所需的场所、设备、经费,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为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发表、推广应用提供支持和帮助。
建立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的长效机制,完善技能竞赛组织、指导与奖励管理办法,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加省高职学生技能竞赛、企业管理沙盘模拟竞赛、高职高专英语竞赛、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协同创新精神。
7.实施产学合作工程
由学院领导、各系部领导牵头,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合作,重点是专业合作,以达到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8.实施基地建设工程
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实训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实训中心)建设,重点建设和遴选具有先进的实训教学理念、实训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实训教学队伍、实训仪器设备条件、实训室建设模式和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显著的实训教学效果和鲜明特色的院级实训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实训中心),争取建成省级、国家级实训教学示范中心。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依托企业,建设与培育一批条件优良、管理规范、运行稳定、产学结合的院内外院级实践教学基地(实训基地),促进院内实训、实践教学与院外实训、实习、实践相结合。
9.实施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程。
建立健全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树立大众化质量观和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改革教学质量管理方式和教学评估方式。建立健全由教学决策系统、教学组织管理系统、教学运行系统、教学监督与反馈系统、教学评价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管理体系。
10.实施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学校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具有潮汕文化特色和我院特色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创建文明和谐校园,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培育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注重积累、提升、包装,加大措施,完善管理。
四、组织管理与建设资金
1、成立潮汕职业技术学院质量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和项目管理专职队伍。成立由院长任组长、主管副院长任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系主任任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潮汕职业技术学院质量工程质量工程建设工作,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教务处,主要负责具体组织管理和日常事务。
2、加大经费投入,实行专项支持。十二五期间,学校计划每年投入50万元用于质量工程建设,专项资金按照统一规划、专款专用的原则,实行专项管理。也鼓励各教学单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筹措资金支持质量工程项目的实施。
3、严格项目管理,确保项目成效。每年3月份左右立项申报,立项建设时间半年至一年,每年5月和11月份组织结题。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搞好项目的立项、评审、检查、验收和推荐工作。探索项目管理和结题的有效方法,力避重申报轻管理、重数量轻实效的项目管理弊端,实行项目主持人负责制,加强对项目的滚动管理。建立奖惩制度和目标责任制度,对在项目建设中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建设过程中没有进展或偏离建设目标的项目停止经费资助,对在项目建设中有重大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追究责任和给予处罚。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七日
(责任编辑:朱捍卫)
顶一下
(570)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