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限1000字)
研究内容与目标:
(1)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模式和人员管理制度建设。
(2)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
(3)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具体实施范围和努力方向。
(4)完善教学管理人员奖惩激励机制。
(5)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奖励和人才培养机制。
(6)加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
(7)改善教学管理队伍的结构
通过对以上基本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强化教学管理人员服务意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全面提高高潮汕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水平、教学管理质量。寻找出一套切实可行有理有据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方法,打造一只适合本学院的教学管理队伍。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现有模式下的教学管理方式在人员惯性思维下的作用如何得以破解,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二.创新实用型教学管理方式方法在教学管理队伍中的实施和推广需要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多方面的配合与协调。
三.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如何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顺利和广大师生进行衔接。
2.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限2000字)
实施方案与方法:
(1)校内自我培训, 即在学校内部,由部门统一安排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开展管理工作业务交流,通过学习相关资料、电视教学、校内专家授课等方式来进行培训;学习掌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针对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专题研讨,对一些典型的管理案例进行剖析评价,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鼓励教学管理人员积极参与教研、教改,并加入到教育、管理类科研目和课题中去,提高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
(2)校外聘请专家进行培训。即聘请管理界专家或学者到学校进行讲座或授课。
(3)加强与兄弟院校之间的经验交流作为一种教育、培训方式。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外出观摩学习、更新观念,熟悉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4)岗位轮换。即教学管理人员在不同的岗位上轮换工作,积累多方面的管理经验,并使技能知识和管理经验在部门内实现交流与扩散。
(5)学校应废弃传统的人员任用机制而形成新的竞争机制,采用竞聘上岗、择优录用的原则,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能的用人氛围,把具有扎实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责任心强的人员吸纳进教学管理队伍,建立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管理队伍;在补充教学管理人员时,应注意教育类专业人员与学校办学相关专业人员要达到一定的比例,专业搭配合理。其次,通过设定高学历的门槛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学历层次,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确定选留毕业生应具备的学历层次,对其它岗位转行人员,亦应在学历及职称方面有相应的要求。在年龄方面,应老、中、青三结合,形成教学管理队伍的梯队,故应根据教学管理队伍的现状,确定教学管理队伍新进人员的年龄范围。此外,新进教学管理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及较高的综合素质。
(6)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奖惩机制。根据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性质和具体任务,对教学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以及对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多层次、多形式考核和监督,形成教学管理人员之间相互促进的工作氛围;推行奖励机制,对工作实绩突出的管理人员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可直接与职称、职务的晋升、奖金的分配挂钩;实行末位淘汰制,对不能胜任教学管理岗位的人员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并实行校内转岗或待岗培训;
具体实施计划:
(1)2014年6月-2014年9月潮汕职业技术学院现有教学管理人员的座谈与走访交流。 负责人:陈妙风、尹华根
(2)2014年9月-2015年8月潮汕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队伍制度的建设研究和实践。负责人:操龙刚、张纪彦
(3)2014年6月-2015年6月现有制度下的教学管理队伍人员的考核和评价。负责人:操龙刚、尹华根
(4)2014年9月-2015年9月学院教学管理队伍的轮岗和培训工作。负责人:操龙刚、陈妙风
(5)2015年7月-9月兄弟高职院校间的经验交流和专家座谈访问工作。 负责人:张纪彦
(6)2015年5月-10月建设后期制度和岗位下的教学管理队伍人员的考核和评价。负责人:操龙刚、张纪彦
(7)2015年11月-2016年3月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汇总。 负责人:尹华根、陈妙凤
(8)2016年3-4月课题论文的撰写与结题。负责人:操龙刚
项目可行性分析:
第一:本课题研究和实践工作得到了学校董事会、各级领导及各部门的一致支持和理解。
第二:本课题研究成员组成丰富。既包括有多年教学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又有学院其它改革支持部门成员。其中:
操龙刚:学院教务处管理人员,有多年教学管理工作经验。又有开拓进取的改革创新精神,敢于实践、勇于探索。潮汕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与研究工作已在其组织下逐步开展。又兼任2012级市场营销班教师,对教学与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管理人员素质,教科研能力培养都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独特的见解。
张纪彦:学院党政办主任,从事学院党政办和外事接待工作多年,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协调统筹能力,对本课题的研究涉及到多部门改革与配合有着重要的居中协调作用。
陈妙风:教务处管理人员,有着多年的教学课程统筹安排工作经验,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统筹,教材制定等工作了解深刻。
尹华根:教务处管理人员,学籍管理负责人。具有丰富的学籍管理经验,对考证,技能鉴定工作相当熟悉,具有很强的实践工作经验。
此外,由于潮汕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管理队伍人员机制的研究及探索实践工作的初步开展。学院后勤服务公司对教改办公设备和条件的改善工作都给予了大力支持。综上所述,本课题已获得多方面的支持和具有良好的研究实践基础。
3.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预期推广、应用范围、受益面等,限500字)
预期成果、形式: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结合潮汕职业技术学院的自身特点,在顺利实施和建设后会形成以下预期成果:
(1)形成关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实践方面的论文3-4篇。
(2)全面建立和健全学院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补充修订潮汕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制度与文件汇编,进一步完善工作综合考核评价办法。
(3)潮汕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队伍人员素质的大幅提高。
(4)促成潮汕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队伍综合建设的进一步升级。
在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后期组织1次综合测评活动。规范和考核相关人员的教学工作管理,检验实际工作的改革和建设效果,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符合实际的调整和修正。
应用范围和受益面: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和初步实践探索,拟在全院范围内进行推广和实施。并通过与高职兄弟院校之间的学习与交流,逐步在办学条件相近和类似学校进行实践和推广。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新形势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有效模式以供其它院校进行参考和学习。
|